勢銀能鏈注意到,近兩年國內液氫產業正加快發展節奏,特別進入今年以來,液氫國家標準、企業項目布局均有了進展。然而和國外相比,中國的液氫發展仍處于追趕狀態。目前中國的產能僅僅達到4TPD,最大的單個液氫工廠的產能僅有2.5TPD,且全部集中于航天發射保障單位。
在民用液氫領域,包括北京航天101所、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都已經掌握了成熟的氫液化設計流程。
此外,未勢能源正實施從生產、儲存、轉注、運輸、液氫加氫站液氫全產業鏈的示范項目,通過示范項目將建設國內首座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液氫加氫站,實現液氫全產業鏈技術和運營示范。
以下是勢銀能鏈整理的2021年液氫產業具體進展(按時間排序)——
重塑科技、國富氫能等簽約液氫儲氫加氫站項目
2021年2月,重塑集團、佛燃能源、國富氫能、泰極動力四大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液氫儲氫加氫站項目”。依據協議,四方將發揮各自在液氫制-儲-運-加-用方面的優勢,推動建設三座液氫儲氫型加注站,為大功率、長續駛里程的燃料電池汽車,提供大流量快速加氫服務。
三項液氫國標正式發布
2021年5月,中國國家標準委正式發布了GB/T40045-2021《氫能汽車用燃料 液氫》、GB/T40060-2021《液氫貯存和運輸技術要求》、GB/T40061-2021《液氫生產系統技術規范》等三項液氫國家標準,并在GB50516-2010《加氫站技術規范》中加入了液氫儲存和應用等相關內容。
呼和浩特首個綠色液氫項目簽約
2021年6月,呼和浩特首個萬噸級綠色液氫能源項目-空氣產品久泰高效氫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正式簽約。
依據協議,該項目由托克托縣人民政府、空氣產品公司與久泰集團共同投資建設,依托久泰現有產業豐富的尾氫資源,建設年產10000噸綠色液氫能源項目,并在應用端構建綠色氫能物流和公共交通體系,實現閉環產業鏈。
鴻達興業擬募資55億用于液氫等項目
2021年 6月,鴻達興業發布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二次修訂稿)發布,表示計劃募集資金55億元,主要用于投資年產五萬噸氫能源項目,其中3萬噸為液氫,經深冷液化后以液氫瓶或專用運輸車輛向全國范圍內銷售。
國內首例車載液氫瓶火燒試驗成功完成
2021年6月,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成功完成國內首例車載液氫瓶火燒試驗。該試驗瓶為高真空多層絕熱結構的液氫重卡車載氫瓶,甁內充裝液氫真實介質,先后完成了蒸發率、維持時間和耐火燒性能等關鍵測試。
據了解,火燒試驗是車載液氫瓶的一項重要試驗內容,主要考核車載液氫瓶在火燒情況下壓力泄放裝置的工作能力和車載液氫瓶的耐火燒性能,車載液氫瓶內儲存大量液氫真實介質,危險因素高,火燒試驗難度大。
航天六院101所簽約定西政府,推進液氫工廠等項目建設
2021年7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101所與甘肅定西市人民政府簽署氫能戰略合作協議。
按照合作內容,雙方將在液氫生產工廠、氫能應用示范區、生態科技創新城等領域推進務實合作,努力推動航天科技創新與定西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積極支持開展液氫工廠、氫能應用示范區等項目建設。
國家能源集團低碳院液氫加氫技術獲重大突破
2021年7月,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北美清潔能源研究中心在美國俄亥俄州斯塔克地區交通局成功完成為期三個月的大巴車加氫演示,刷新了大巴車加注數量、加氫槍加注速度、車載儲罐加滿程度等多項世界紀錄。
在實地測試條件下,低碳院北美中心開創性的基于潛浸泵的液氫加氫站為SARTA公司的10輛氫燃料電池大巴車和5輛氫燃料電池中巴車共加氫118次,累計氫氣量3700公斤。其中,單日液氫泵運行11.5小時,一桿加氫槍完成52次連續加注,總計1322公斤氫氣,車載儲罐平均填充度達到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