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os0yi"><s id="os0yi"></s></strike>
<noscript id="os0yi"></noscript>
    • 歡迎光臨燃氣表信息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燃氣發電碳足跡數據與國際數據可同比 | 電力碳足跡系列解讀②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2-14  來源:中國環境  瀏覽次數:389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組織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等單位計算并發布了2023年燃氣發電電力碳足跡因子,本次測算的全國燃氣發電碳足跡因子為0.4792kgCO2e/kWh。

    據悉,這是燃氣發電業內首次發布電力碳足跡因子,有助于推動燃氣發電行業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

    燃氣發電碳足跡因子發布后,華能碳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副總裁、高級工程師劉宇從燃氣發電電力碳足跡因子發布依據標準、數據內涵、計算邊界、國際對比等方面對燃氣發電電力碳足跡因子進行了詳細地解讀。

    碳足跡因子測算邊界分為原材料獲取階段和生產階段兩部分

    據劉宇介紹,本次燃氣發電產品碳足跡計算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簡單燃氣輪機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等為主。碳足跡因子測算的系統邊界分為原材料獲取階段和生產階段兩部分。

    其中,原材料獲取階段主要包含天然氣、其他能源;設備與材料獲取環節指從上游企業獲得天然氣、電力、柴油、設備、材料等;原料獲取加工活動(如鐵、鋼、鋁、銅等原料)、設備與裝置性材料的制造活動(包括使用電力、熱力、水等能源資源制造燃氣輪發電機組等設備)和資源能源運輸等活動數據。

    生產階段主要包含天然氣等能源使用、電廠運營和設備檢修等活動。其中,電廠運營和設備檢修等活動包括能源消耗、設備檢修、部件檢查與更換、更換設備運輸、組件清洗維護、生產廢棄物處置過程以及運營維護作業人員生產交通等。

    “計算案例選取位于華東地區、西南地區、華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機組,涵蓋機組壓力等級為F級—F級改進型,機組利用小時約為1152—4204小時,供熱比跨度從0-43.33%,裝機容量為390MW—480MW的純電、熱電聯產和熱電冷聯產機組。所選案例覆蓋了主要技術類型機組,具有較好的技術代表性和地域典型性,能很好地反映中國目前在運主力燃機機組真實碳足跡水平。”劉宇說,總體來看,燃氣發電碳足跡因子核算邊界與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等發布的研究成果核算邊界基本一致。

    在數據結果方面,本次測算的全國燃氣發電因子為0.4792kgCO2e/kWh,經與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燃氣發電碳足跡因子(0.403-0.513kgCO2eq/kWh)對比,本次測算結果處于其區間范圍內,與國際結果可同比。

    對占比低于1%且碳足跡總量影響總和不超過5%的環節進行取舍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燃氣裝機和發電量持續增長。截至2023年底,中國燃氣發電總裝機規模約1.26億千瓦,占發電總裝機的4.5%,占發電量的3.2%左右。2010年—2023年,年均增速為12.7%,呈逐年穩定上升趨勢;“十四五”前三年(2021年—2023年)氣電總裝機增量為2686萬千瓦,年均新增895萬千瓦。

    燃氣發電具有啟動快速、燃燒效率高等優點,可以為電力系統提供更好的長周期調峰能力和轉動慣量,具備在部分區域進行調峰和熱電聯產,是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傳統能源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有效支撐。發布燃氣發電碳足跡因子,可為燃氣發電行業內統一碳足跡核算方法、促進碳足跡數據的國際互認與交流提供堅實的支撐。

    本次燃氣發電產品碳足跡因子計算依據《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要求與指南》《環境管理 生命周期評價 原則與框架》《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等標準,參考國際標準慣例與實踐經驗,緊密結合中國燃氣發電行業的特性和監管需求進行了針對性的優化。確定了燃氣發電產品碳足跡的量化目的、功能單位、系統邊界、量化方法、數據質量要求等。

    “編制組遵循生命周期評價(LCA)核心理念,對燃氣發電設備獲取、設施建設、運營維護和退役處置等階段進行全面分析和合理量化,并根據國際通用取舍準則,對系統邊界中碳足跡總量占比低于1%且對碳足跡總量影響總和不超過5%的環節進行了取舍。”劉宇說,“在燃氣發電碳足跡標準編制以及碳足跡因子測算過程中,高度重視量化方法的科學性、數據的可靠性、評價的全面性、結果的可比性、流程的一致性以及計算的精確性,旨在構建一個嚴謹、系統的碳足跡量化流程,確保燃氣發電產品碳足跡評估的準確性和可比性。”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a片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 2020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99热精品在线播放| 99re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1区|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久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不卡免费| 久久99国产精品99久久| 精品国产夜色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精品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免费|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