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近些年中國經濟發展迅猛,經濟總量已躍升至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但同樣的,發展經濟離不開能源的支持,因此中國除了在國內勘探開發油田之外,也在大量進口石油和天然氣,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國,其中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接近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已經達到了45.3%。
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對外依存度高自然也需要多注意能源供應,比如進口多元化和增加國內開采,以保障能源安全。比如近來就有幾個國家宣布會停止天然氣出口或者減少對華供氣,包括能源大國俄羅斯近日也暫停了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對華供氣,據了解這是天然氣管道在進行計劃內的維護工作,但對我國天然氣供應影響并不大。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俄氣)發布消息稱,3月16日該管道開始實施維護工作,俄氣已經事先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就維護日期進行了溝通,今后該管道和設備每年進行2次維護,春秋各一次,如今維護工作完成之后,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將于今日(4月1日)恢復對華供氣。
據悉,俄氣與中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于2014年5月簽署的供氣合同,為期30年,俄氣每年將通過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向中國出口380億立方米天然氣,合同總值約為4000億美元,該管道2019年12月初啟動對華輸氣工作,預計到2025年將能達到設計能力,對保障我國天然氣供應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有兩國先后減少對華供氣的情況下。
最近,就有兩國決定減少對華供氣,其中有因為中國油企要求的,比如哈薩克斯坦。這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國內天然氣市場的需要有所下降,于是中國部分油氣企業對其供應商發出了不可抗力的通知,要求減少供應。
據報道,哈薩克斯坦能源部長努爾加·耶夫(Nurlan Nogayev)3月11日表示,該國已經收到了來自進口商中石油對其供應商發出的不可抗力通知,為了響應這一通知,該國決定將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減少20%至25%。
除此之外,還有因自身國內原因而宣布將于2025年停止出口天然氣的烏茲別克斯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烏茲別克斯坦計劃將至2025年停止出口天然氣,轉為在國內進行加工。
按照烏國家油氣公司的說法,該國國內媒體經常批評國家對外出口天然氣,并導致部分當地居民用氣困難;2019年,烏國內就曾發生較大規模的居民天然氣斷供的事件,基于此,烏茲別克斯坦才決定2025開始停止出口天然氣,以滿足國內需求。
雖然中國是其天然氣大買家,按照供應合同,2019年烏出口的天然氣中(超過150億立方)半數以上(80億立方)都被中國買家買走,但烏茲別克斯坦卻不是中國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國,烏停止天然氣出口對中國市場影響也較小,更何況距離烏徹底停止出口也還有5年,在這段時間內,中國完全可以尋找其他替代供應。
中國近年來一直在追求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的進口多元化,中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也在2019年年底開始對華供氣,并且還會逐漸增加供氣,這已經足以抵消烏茲別克斯坦的天然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