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os0yi"><s id="os0yi"></s></strike>
<noscript id="os0yi"></noscript>
    • 歡迎光臨燃氣表信息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變局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11-12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瀏覽次數:879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張一鳴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掛牌的靴子遲遲沒有落下,但一場席卷產業鏈上各方的風暴,卻早已醞釀,并在持續不斷地發酵,天然氣行業首當其沖,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將重塑油氣行業格局。從上游天然氣生產商、LNG液化天然氣進口商,到下游城市燃氣公司,甚至天然氣交易中心,都已經做好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后的應對措施,希望能夠在變革中抓住機遇,贏得主動權。

    如果進展順利,上游和下游的充分競爭將逐漸成形,最終將有利于行業運行效率的提升,但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一些業內人士對改革的進程持謹慎樂觀態度,他們認為短期內天然氣行業將經受陣痛,若監管體系不完善或制度有缺失,會使改革成效打折扣,期望能盡快完善相關監管制度,加快其他相關改革進程。

    悄然的變化:搶先一步布局

    10月24日,霜降,一場秋雨席卷北京城,氣溫驟然下降,一些自采暖的家庭開了暖氣。

    進入10月后,進口LNG的價格像往年一樣小幅上揚,國內的幾大天然氣供應商整合資源,液化天然氣的貿易商也加入其中,天然氣的管網開始做每年冬供前的例行檢查。表面上,似乎都和往年一樣,按部就班推進;實際上,不少人在等待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掛牌的消息落地。

    “每年的采暖季,石油公司都要開啟保供模式,國家相關部門會建立起幾個石油公司的常態化協調機制,如果國家油氣管網公司近期成立,那么就要新增加一個成員,對于冬季保供下的天然氣市場,可能會增加協調的難度。”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一些政府管理部門的領導比較在意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時機。

    今年9月,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核心籌備組成員陸續到石油公司下屬的一些管道企業調研,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對多個已經明確要劃入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管網公司、LNG接收站采訪中獲悉,目前這些公司都未接到與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相關的消息,也沒有在組織架構和業務模式上進行調整。

    風平浪靜下,一些細微的變化早已悄然發生,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幾乎每一個確定要劃入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企業,都有人員自發地變動,一些人已調動到石油公司的其他分公司,他們更愿意在不確定性中選擇相對確定性更大的崗位。

    而對于產業鏈上的各方,一些矛盾已經顯現化。

    今年8月,北京燃氣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常務理事、國際燃氣聯盟(IGU)副總裁李亞蘭公開質疑上游公司利用壟斷資源進入下游市場,爭奪電廠和工業等大用戶,剝奪了城市燃氣公司的優質用戶,使得城市燃氣公司不能進行住宅燃氣價格和工業和商業燃氣價格的交叉補貼,企業難以生存。

    中國天然氣發展的十年里,對天然氣產業上游和下游利潤分配不均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息過,上游承擔進口天然氣的價格倒掛,長期虧損,下游在特許經營的制度下,利潤空間相對較大,曾備受質疑。隨著天然氣價格改革的不斷推進,上下游利潤分配失衡的現狀有所改觀,但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有人擔心將進一步加劇雙方的沖突,下游指責上游控制氣源,利用資源的壟斷優勢進入下游,中游管網被指控增加成本,而下游則被指責通過特許經營的壟斷賺取可觀利潤。

    在一些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看來,油氣體制改革的方向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未來上游和下游都將引入更多的競爭主體,產業鏈上的相關各方應從之前的優勢地位中抽離出來,提前布局,提升企業在行業中的綜合競爭力。

    陣痛或與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同步來臨,成立初期的磨合期,產業鏈上的相關方在對接相關業務時,每一層級都要重新建立制度。一些從業者擔心,這將對新開發用戶和老用戶的新增部分產生較大影響,短期市場或陷入停滯,受益方有限。

    顯現的沖擊:重塑行業格局

    不管是隱性的變化還是顯性的爭論,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正在事實上重塑行業格局。

    自2018年開始,下游城市燃氣公司謀求上游天然氣資源的步伐加快,一些城市燃氣公司布局上游,參與建設LNG接收站、從海外進口LNG。與此同時,產業鏈的上下游融合已經顯現。

    “石油公司背負了很大的進口天然氣價格倒掛的壓力,很早以前就已經在布局下游市場,特別是在國家鼓勵大客戶直供氣后,石油公司已經發展了很多電廠和工廠用戶,也參與到一些地方的居民用氣供應中。”一位熟悉國內天然氣市場的人士告訴記者,石油公司很早就有與地方政府、地方城市燃氣公司合作開發下游城市燃氣市場的嘗試,特別是在一些市場相對開放的地方,比如江蘇省、廣東省和河北省。

    上海鋼聯能化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廖娜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下游對上游的投資動機中以廣匯和新奧為代表,依托接收站做國際貿易,投資上游資源權益,獲得穩定資源供給。其他大型城燃投資上游在試水或品牌宣傳,主要考慮到上游的投資回報率,更愿意投管網等基礎設施,以求長遠降低運營成本。未來大型城燃公司將傾向于窗口期的現貨交易補充來對沖天然氣的漲價預期。

    廖娜認為,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后,成本監審力度加大,必然導致大量中小城燃面臨經營困難,處于被收購的境地。但由于一些城燃公司旗下還有不少非贏利項目,整合會比較理性,對現有城燃競爭格局暫時不會有大的影響。

    在天然氣上游和下游爭執之外,LNG貿易商和一些交易中心,也在密切關注著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進程,希望能從中分一杯羹。

    國內某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人士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雖然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后的運行細則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他們早已著手進行交易系統改造升級,對新的交易品種、熱值計量、儲氣庫、管容等都有相應的設置,一周內就能讓新系統上線。“如果國家油氣管網公司能參考其他市場,實施管容和運輸使用費相結合,我們希望能將其中的一部分交易通過交易中心完成,充分發揮交易中心獨立第三方的作用。”

    盡管市場中的各方已經在做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但一個公認的事實是,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或將只是開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亟待完善相關的配套制度。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只是油氣體制改革的開始,短期內不會解決所有問題,交易量也不會有質的飛躍,但質量有可能提升,市場化的交易量會增加,能真正反映市場的定價。”上述交易中心的人士說。

    待解的難題:亟待推進配套改革

    一扇閉著的門打開,一些民營LNG接收站將有望將天然氣注入管網。

    “江蘇和浙江都有一些民營企業的LNG接收站,以前進不了管網,只能通過槽車運輸,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如果能夠公平開放,有利于發揮民營企業進口上游天然氣資源的積極性。”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民營城市燃氣企業,特別是已經布局上游資源的民營企業,對于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有頗多期待。

    但在一些市場觀察人士看來,由于天然氣管網的運轉負荷較高,參考國際慣例要優先保障已有的資源,短期內既有的現狀將難以改變,很難有大量低價資源進入管網。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對正在建設和已經批復建設的LNG接收站進行梳理后發現,考慮到建設周期,再比對當前的接收站規模,到2024年前后,國內LNG接收站的規模將在現有基礎上翻倍增長。

    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郭海濤看來,成立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只是第一步,其他的改革要同步推進,否則會使得改革的成效打折扣。他強調,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前要把問題和困難想足,大膽討論,然后小心謹慎地落實。

    自2011年兩廣(廣東廣西)天然氣價格改革至今,相關的改革已歷經數輪,目前我國管道氣定價機制已由非市場化的“成本加成法”過渡到半市場化的“市場凈回值法”,LNG價格已經完全市場化。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將為繼續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打下基礎。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后,天然氣的產業鏈上新增加了一個環節,有利于上游資源的公平準入,同時需要加快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理順產業鏈上的利益關系。”郭海濤說。

    今年9月,貴州省“背靠背”輸氣站全面停止收取管輸費,供氣環節有效壓縮;現有短途管道運輸價格定調價工作全面完成,較大幅度降低偏高價格,利益關系逐步理順,部分地區制定了獨立配氣價格,并同步降低銷售價格。

    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監管制度和政策的完善。特別是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監管能力嚴重不足,相關的配套法律法規已明顯落后于行業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在監管層面上,管網公司是否可以從事銷售需要明確界定,包括管容是否由管道公司支配,管容是向上游銷售還是向下游銷售這些管理職責都要清晰。

    天然氣產業的發展規律表明,開放的天然氣市場無法自然形成,需要政府制定相應政策,對自然壟斷領域,基本的方法是建立監管制度,設立獨立的監管機構成為英美等發達國家通行的體制特征。在諸多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人士看來,監管是否能夠跟上將影響改革成敗。

    郭海濤認為,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后,首先價格機制要理順,特別是對省網的改革要推進,要出臺規范性的省網管理辦法,讓利潤在產業鏈上合理分配,對于虧損可以參考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時的改革,建立上中下游分攤機制;其次要考慮到管網的監管問題,科學合理地設置監管體系,對管網的信息公開,要有指標體系,同時對管網公司合理的運行要進行監管,同時協調管網公司和上下游的關系。要對監管機構進行梳理,確認監管職能、組建專業化的監管隊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這一點其實是關系管網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一環。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一周資訊排行
    圖文推薦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9久9久女女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国产精品1000夫妇激情啪发布|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国产精品小视频免费无限app | 2021精品国产品免费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